江苏省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级认证暂行办法
首页 >> 爱心之家 >> 心路笔记 >>爱心温暖残疾人
详细内容

爱心温暖残疾人

时间:2015-07-20   作者:​ 德育  【原创】       阅读

残疾人的人生注定不可能是平川坦途,他们的生命就如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但偏偏有一群人,甘愿守在残疾人的苦难岸边,挫折的渡口,化为一叶扁舟,一条木桥,作为残疾人人生的摆渡夫,将他们从黑暗绝望中摆渡到对岸。朱洪梅就是这样群体中的一员。

朱洪梅,现为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康复科科长,她自2006年开始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就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残疾人事业。在多年的工作中,她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外表温柔的她,虽然言语不多,却从一份份辖区残疾人健全完整的档案资料中,一张张受惠者的欣慰笑容中透视出她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韧劲。几年来,朱洪梅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放在最重要位置上,把对残疾人事业的热爱铭刻在心中,并将这种爱付诸在实际工作中。她热心帮助残疾人,让党的政策惠及辖区内每个残疾人家庭,让他们感受到党、政府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她在与残疾人朝夕相处中,积极遵循“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规范,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始终把残疾人工作作为关爱弱势群体,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真心:凡事想着残疾人

残疾人是否切实受益,以及残疾人对其日常工作的认同和满意程度,是朱洪梅在实际工作中衡量的尺度。她经常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2008年,朱洪梅刚负责康复工作,遇到的第一件惠民政策就是0-6岁贫困家庭康复训练补贴救助工作。看到残疾儿童家长绝望中那种期盼的眼神,听他们哽咽着述说着孩子的悲惨境遇,望着背负着孩子的病痛和经济困难双重压力下的家长迈着疲惫蹒跚的脚步离去的背影,朱洪梅心情格外沉重,感觉身上责任重大。她仔细筛查,认真填报信息,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了解调查,决不漏报一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很多传单张贴在社区办事处门口,广而告之。很多孩子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都有所进步,听着家长肯定的话语,朱洪梅倍感欣慰。自2008年至今,鼓楼区0-6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从原先10名增加到84名。

残疾人工作是为特殊人群服务,有的家庭不是一个人是残疾,有可能是两个,三个,特别是有精神病患者家庭,当他们来办理免费服药和住院时候,朱洪梅反复耐心讲述所要办理流程和准备的的资料,不让他们跑冤枉路。精神病家属心理压力特别大,经常反反复复絮絮叨叨地讲述着精神病人生活当中一些反常举动,家人所受的煎熬,一说就是一两个小时,朱洪梅总是耐心倾听他们心声,从不打断病人家属的倾诉,宽慰、鼓励他们,尽力为家属缓解一些压力。

2013年的12月29日,精神二级癫痫伴有精神障碍残疾人陈峰的老母亲到区残联找到朱洪梅求助,陈峰精神病发作,不肯吃药,也不肯去医院,身高180公分的陈峰摸到东西就砸,见人就打,老母亲被陈峰打的脸上胳膊上遍体鳞伤,扰的四邻不安,现在家里被砸的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想住院治疗。朱洪梅知道后立即和东方人民医院联系安排住院事宜,并联系公安局110协助将陈峰送往医院。经过及时治疗,陈峰病情稳定,至今未再发病。在陈峰住院期间,朱洪梅不时向医院了解陈峰治疗情况,直至出院。陈峰母亲专程到到残联道谢,那一刻,朱洪梅前所未有地感到她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深感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自信心。

二、诚心:心中装着残疾人

工作中,通过与残疾人的接触和为他们服务的点点滴滴中,她也被这群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属感动着。

残疾儿童曹琪奇(2009年8月8日出生)智力低下,4岁时只会叫爸爸妈妈。父母都是残疾人,和不识字的叔叔一起生活,享受低保补贴,家中无电话,联系只能通过所在办事处社区到家去通知。朱洪梅在摸底调查时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立刻联系有关康复机构安排这个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说明情况,得到领导的支持。由于曹琪奇小朋友家庭的特殊情况,朱洪梅很担心孩子不能按时去做康复,她经常进行家访,将怎么走,坐几路车,在哪个站台下车写在卡片上,让孩子叔叔拿着,每次出发前都事先和机构的康复老师联系好到站台接他们。曹琪奇小朋友的叔叔虽然没文化,但是很尽心的按照要求,风雨无阻地按时送孩子去康复训练。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曹琪奇语言进步效果明显。尽管说起话来听起来含糊不清,但那是孩子发自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看着曹琪奇叔叔笨拙的搓着双手激动的说不出来话的表情,那一刻,朱洪梅总是露出灿烂的笑容。

为了减轻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朱洪梅经常利用双休日邀请有关专家为残疾儿童家长举办康复知识以及心理疏导讲座,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到社区开展各类的康复知识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耐心:工作靠着残疾人

残疾人是需要特别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低,他们往往在寻求帮助时,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些欠缺。有的残疾人可能还会出现烦躁的情绪,甚至发怒,面对这一切,她总是耐心地劝导着他们。

残疾人董某某因办理残疾证等级问题怒气冲冲来到区残联,大吵大闹,要求区残联将残疾证上的肢体三级改为肢体二级。朱洪梅热情地接待了他,给他倒好水,请他就坐,耐心等待他把怒气发泄完,慢声细语与他沟通交流,把相关政策,办事流程详细解释给他听,列举事例说服他,并对他提出的疑问逐一进行解答,情绪逐渐稳定的董某某不住地点头称是,满意而去。

四、决心:一切为着残疾人

“渴望生活自理,憧憬健全人的生活。”这是众多残疾人的共同愿望,为他们选配最需要、最适合的辅具,是为残疾人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体现。

家住琵琶办事处殷庄村的王永秀因车祸致残。治疗期间用去大量费用,原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朱洪梅在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筛查时来到她家,映入人眼帘的是:走廊放着一张破旧的绷子床,依稀还断了几根绷带,王永秀坐在床边上吃力地搓洗着衣服,就这么简单的家务活,还是在70多岁的婆婆帮助下完成的,床头一拐角处还放着一个露天马桶。见到来人,王永秀也显得极不自然。鉴于王永秀的残疾程度,朱洪梅首先考虑为其家庭进行无障碍坡道改造,坡道改造后又及时为她适配了轮椅、坐便椅等辅助器具,王永秀甭提多开心了,她逢人便说:现在坐在轮椅上通过坡道,能自如地到水池上洗衣服了,再不象先前那样叫婆婆帮忙了。说着她手指着一拐角处的坐便椅,她也能自如地上厕所了,也不再为上厕所找人帮忙尴尬了。

几年来,这些平日里看似不足挂齿的小事,没想到给残疾人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朋友把朱洪梅当作他们的知已,朱洪梅也乐为残疾人事业忙,年年圆满完成了上级残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鼓楼区残疾人工作被省、市残联领导多次表扬,朱洪梅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省残联肖敏副理事长在调研走访鼓楼区时,也对我区的残疾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一名残联工作人员,朱洪梅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孜孜不倦,默默奉献,为残疾人康复四处奔走,收到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交口陈赞,被称为残疾人的“贴心人”。

供稿单位——徐州市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