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级认证暂行办法
首页 >> 康复指导 >> 肢体功能康复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治疗思路
详细内容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治疗思路

时间:2019-09-27   作者:徐州市矿山医院康复训练中心 赵东祥  【原创】   

在脑瘫患儿中,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约占脑瘫的20%-25%,主要病因是窒息、缺氧以及新生儿黄疸。以不自主、无意识运动为特点,肌张力强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竖颈的发育明显落后,侧弯反射、ATNR反射等原始反射残存。表现为角弓反张、非对称姿势、抗重力活动困难,以及缺乏对姿势张力、关节固定、身体近位端的控制能力。由于不随意运动等原因,患儿会伴有视觉功能障碍、口腔功能发育障碍等。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治疗要点:1、对自律反应进行促通,使患儿具备正常的运动模式以及矫正反应与平衡反应的控制能力。2、促通身体中枢部位的肌肉的同时收缩和对称性发育。3、获得头部、躯干、肩胛带的对称性和维持稳定的抗重力姿势的能力。4、获得头部的控制能力和双手进行抓握能力发育。

婴幼儿期,患儿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抗重力活动困难,同时存在很多原始反射。这时训练重点应该放在头部控制训练、近端关节稳定性训练、抑制原始反射、保持姿势对称等等。可以让患儿在球上进行肘支撑训练,诱导患儿抗重力抬头、左右回旋追物;抱球姿势训练,抑制患儿原始反射;双手正中位握在一起,进行叩击训练,增加患儿近端关节稳定性,抑制不自主运动。

      

0-3岁之前多与患儿进行一些静态的姿势维持训练,如坐位、端坐位维持训练、四点支撑维持训练、高跪位维持训练,配合一些叩击训练来抑制患儿不随意运动。3岁之后可以多进行一些功能训练,如手的中线位活动训练;平衡、矫正反应训练;以及一些移动转移训练,包括四爬、姿势间转换训练等等。但不随意脑瘫患儿也不能完全按照发育顺序来进行训练,不随意运动型患儿一般上肢障碍重于下肢,上肢支撑能力差,很难完成四爬运动,所以不必执着于四爬运动后才进行站立训练。以免阻碍了站立和行走功能的发育。

      

静态的姿势维持训练

 

功能训练

患儿在进行到立位阶段时,一些不随意运动或者肌张力变化会更加明显,这时我们可以应用体重负荷、压迫、抵抗来提高肌紧张,使之接近正常化。比如:立位时可以给患儿穿上沙袋衣,或者立位时通过叩击手法来抑制患儿不随意运动。行走阶段时应让患儿使用前置助行器,治疗师也可以选择两手与腹部作为关键点,一手向前牵拉患儿的两只手,一只手向后推患儿的腹部,缓慢地练习迈步。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步比较缓慢,很多患儿到了十几岁才能获得步行能力。因此我们训练时不要操之过急,努力打好基础。然后与家长做好宣教工作,不要让家长产生负面、泄气的情绪。最后无论是在治疗中、日常生活中、各种体位时,都要避免异常姿势的产生,只有控制了异常姿势,才能产生正常的自主运动。